台灣學校系統治療師
我加入台灣特教學校治療師的契機
2019年暑假,參與美國聖荷西大學&長庚大學職能治療系【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Empowering Lives through Occupation】時,結識資深職能治療師張老師,是一名全職的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具備十幾年服務經驗,她服務於台北市學校系統,服務對象是特教班、資源班的學齡階段的孩子,對象年齡是18歲以前的個案,服務地點從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職),經由她的推薦,我在2022年報名參加由台北市主辦的54小時研習課程
這篇是適合誰閱讀
這篇是寫給想要【兼職】服務學校系統的治療師們! 想試試看新的工作環境、或增加收入的治療師們,都能了解一下,也期待更多新進治療師加入學校系統服務哦!
註:因為各縣市服務方式、流程稍有差異,建議以各縣市承辦中心最新公布為主!
台北市特教學校 治療師基本概念
工作內容
服務地點在各學校、居家皆有,包含討論個案的學校學習、IEP目標討論、課堂參與調整、輔具評估、事後的撰寫服務報告
每堂時薪
價格已經包含交通、到校服務、撰寫報告,交通自理已經含在薪水中,不會額外給交通費用
- 到校每堂課台幣1千元,會依照學校課堂安排,舉例來說,我服務的學校 (國小、幼兒園) ,早上最多4位學生、下午3位學生
- 居家是1.5小時1,500元,每半日至多服務2位學生
兼任治療師每月支領費用
按照規定同一個縣市,每位兼任治療師每月支領費用,合計以不超過45,000(45小時)為原則,不過各縣市獨立計算、可同一學年與多縣市簽約
舉例:你可同時跑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只要單一縣市每個月不要超過45小時即可,因為服務時間是以學校上課時間為主,十分推薦彈性上班的治療師,特別是專門跑社區、診所者,利用每周一次平日,即可增加平穩收入
台北市特教學校 治療師簽約
治療師簽約
各縣市服務是以一學年為原則,也就是上學期、下學期同一所學校,是由同一位治療師負責,每學期的案量會根據老師申報而有差異,舉例:上學期12小時,下學期14小時
請假天數
兼職者要留意請假天數是否充足,像我服務第三年個案量增加,雖然有簽約,但也無法請假太多天,只能放棄選擇原本服務的學校,好可惜啊!
八卦新聞
各縣市流程與規定不同,舉例目前只聽到台北市有每年簽約、每年重新選校選站制度,其他縣市皆以前一年為主,也因為一所學校只能申報一位負責的治療師姓名,有治療師一所學校就有100多位案量,以薪水來說不少,以兼職治療師付出的體力與時間來說很拼
台北市特教學校-54小時研習課程
課程說明
【特教相關專業人員職前訓練54小時】是每年由各縣市輪流辦理,2022年由台北市聽障特教資源中心(聽資)辦理,2021由新北與其他縣市合辦,每年5-6月主動詢問到特教中心,或隨時關注各縣市公會公告最新課程內容
各縣市舉辦課程時間、課程內容皆不同,了解特教與治療師如何合作,協助孩子就學階段;若在受訓過程,有缺課,儘量在同一個縣市的下一次54小時課程進行補課,提醒一下,若您是想在不同一個縣市補課,要先詢問是否課程有符合資格
若有單堂有事無法報名上課,可在下一次課程、或其他縣市一樣的課程補課,但建議一次修完課,心裡壓力較小
受訓採三階段,應考合格,才能進入下一階段,三階段皆合格才算通過
報名資格
台灣畢業證書(擇一):大學或專科就讀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
治療師證書 (擇一):大學或專科就讀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
54小時研習課程是否一定要受訓?
教育局說明:特教相關專業人員職前訓練54小時完訓,已是基本要求,但是,若來不及參加受訓者,也能來台北市報名簽約,了解服務流程、選填志願、並等待分發結果,只不過台北市的分發順位,是以學校服務經驗、且54小時課程結訓為第一優先
第一階段【36小時特教專業課程】
- 特殊教育發展與趨勢
- 特殊教育資源與支持系統
- 特殊教育行政與法規
- 特殊教育法規及法律相關案例分享
- 相關專業團隊之運作
- 校園無障礙及學校常用學習輔具介紹
- 特殊教育課程-新課綱與特殊需求領域
- 行為功能介入方案概論
- 特殊教育學生之鑑定與安置
- 視障及聽障學生鑑定與安置與輔具借用流程
- 個別化教育計畫
- 特教通報網操作介紹
第二階段【15小時職能治療專業】
- 學校系統職能治療概論
- 肢病障腦麻職能治療實務
- 國高中特殊教育學生的職能治療與職前功能評量
- 自閉症學生評估介入策略及行為功能策略
- 視知覺障礙學生職能治療
- 學情障學生評估及介入策略
第三階段【3小時個案討論】
- 每年應參加特教相關專業在職教育訓練至少6小時
- 教育局每年7月進行查核,以作為續聘依據
2022年台灣特教學校 台北市治療師簽約、54小時課程
台北市治療師簽約
台灣各縣市年度簽約不同,持有職能治療師證書、填寫簡介即可報名
5月 年度簽約報名
線上開放填單報名簽約,依日期親自到聽資中心報名
7月 到校服務願意調查表
台北市各級學校(幼兒園~高中階段)、時數,填寫你想服務的學校
9月 分發
優先順位有學校服務經驗、且54小時課程結訓
我的分發學校結果,當時選5校,最終1校媒合成功,幸運是前任治療師不再續約,讓我能進校服務
校方輔導組長會致電,預約到校服務時間
台北市54小時課程
我是在同一年完成簽約、54小時課程
5月【年度簽約報名】線上開放填單
7月【年度簽約報名】
親自到聽資中心報名,首次簽約者,需參與說明會後,再簽約若是續約者,簽約即可
分發順位
- 第一順位:有服務經驗+54小時課程結訓
- 第二順位:有服務經驗>無服務經驗
- 第三順位:沒有服務經驗+54小時課程結訓
- 第四順位:沒有服務經驗、無結訓
7月~8月 第一階段考試結束時,聽資中心寄出【到校服務願意調查表】
有全台北市各級學校(幼兒園~高中階段)與時數,我會填寫想服務的學校、時數上限
8月~9月【54小時課程】第二、三階段
9月上旬 出爐分發學校結果
當時選5校,最終1校媒合成功,約9案,共12小時,幸運是前任治療師不再續約,讓我能進校服務,校方輔導組長會致電,預約治療師到校服務時間
每學期服務時數:幼兒園2堂課、國小、國中、高中皆是1堂課
到校服務
學校
- 台北市聽資中心於派案後2週內主動與您聯繫
- 學校排定到校服務時間,確識服務名單及課程,事前告知學生、家長及相關任課老師
- 派案後1週,於特教通報網填寫【服務紀錄表】之【學校人員提問或學生主要問題】
- 老師會事前提供IEP
- 若個案是新生或剛開學,老師來不及提供IEP,當日入校服務記得再索取一次
- 服務當天,教師需要全程在場,應將治療師建議應納入學校IEP
- 家長如果有需要,應在場了解
治療師
- 入校前2週於特教通報網排課,並於服務前1日聯繫學校單位,可以主動詢問:鑑定安置摘要表、醫療評估報告、歷年團隊建議
- 以間接服務為主,與老師共同討論個案情形、目標、輔具調整,與老師互留通訊方式,也可觀察個案於普通班表現
- 服務結束,請記得於7日內上傳服務紀錄、評估建議表、教育訓練項目、日常生活建議
個別化教育計畫 (IEP) 內容
- 基本資料
- 能力現況
- 需求評估
- 特教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
- 轉銜輔導及服務
- 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
- 行為功能介入方案
到校服務心得
全人觀點
到校服務模式偏向社區領域,是以合作諮詢為模式 (與個案、老師、家長、治療師、制度、環境),融入台灣校園生態環境與課程,服務對像不止個案本身,還包含個案周圍相關的人員
直球對決
事前看IEP,到訪時觀察個案與了解討論個案狀況,我對適應體育、考場服務、升學方向、就業準備…等等議題特別有興趣,若有機會肯定要多多交流
服務後登入系統,記得撰寫每次服務記錄、服務滿意度,讓相關人員能即時掌握個案狀況,短期內依據意見改善現況
我的持續投入
治療師幾點入校?
第一堂課安排在0840,但是我習慣7點半到校入校,了解學校模式、班級經營、班導風格、老師壓力、同儕狀況、家長態度,綜合性考量之下展開討論,這種非正式時段的討倫模式,常常會激發許多靈感,觀察在非自然情境之下個案進入班級教室流程、同儕互動,已做出做適合的決策
但各位忙碌的兼職治療師,在約定時間的前十分鐘進入教室討論即可
我的習慣 (非必要)
加老師與家長Lline,隨時回覆問答,追蹤後續表現,下次入校討論之前主動詢問近期最關注、最想要改善的問題
撰寫一份服務記錄要多久?
我從得到個案資料開始便啟動思考模式,在運動、通勤、吃飯時,會選擇一位個案換位思考他的處境
- 一位個案的思考時間:解決問題方式依賴臨床經驗、教科書、臨床新手法、與實戰經驗治療師交流討論,至少每日花費十五分鐘
- 一位個案的編輯時間:至少花費四小時
一堂課台幣一千元 多嗎?
曾經,有位特教老師提到:你們兼職治療師賺錢很容易,寫寫報告就有台幣一千元
我回覆他:這個孩子一旦是我的責任,他就佔據我生活一天24小時的一部分,因為我會隨時動腦思考如何扭轉孩子現況,我的資歷在大型企業演講,開價1小時台幣3600-10,000元,每場2-4小時起跳,在外島有機票住宿,演講後對方會提供餐敘交流
所以,一次課堂出席討論+撰寫報告+交通時間+用Lline追蹤後續表現,台幣一千元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