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行前篇|國外旅行下廚

國外旅行下廚 首要考量

🔎 旅程目的決定要不要開伙?

在有限度的花錢、時間、精力內,好好思考這趟出發想要獲得什麼?想要好好放鬆、購物、登山、極限運動、景點,享受美食、古文明探索…運用「旅行目的為中心錨點」,去規劃是否值得花時間下廚?畢竟超商採購食品、烹調、收拾乾淨…至少耗費一小時以上的時間,真的值得嗎?

🔎 旅程緊湊度、天數、該國夜生活

旅程緊湊度

  • 旅程規劃緊湊度高,景點多,體力自然消耗大,一整天疲憊,不適合下廚
  • 運動型態行程也會加速身體疲勞狀況,比如:登山後疲憊疲憊、身體產生高山症反應、早起跳傘或玩熱氣球、潛水

旅程第幾天

  • 長途剛下飛機第一天疲憊、離境前一天、冰箱需要清空,也不適合下廚

食材存放

  • 連續住同一個地方三晚以上或自駕每日換住宿但可將食材放置在車上,才會考慮下廚

夜生活

  • 在亞洲國家旅行,可以購物、看表演、酒吧,有安排夜生活,且物價不高,三餐都會外食

🔎 旅行國家的物價

低物價國家

東南亞、南美洲、非洲

中物價國家

東北亞、東歐、南歐

高物價國家

西歐、北歐、瑞士、紐澳美加

舉例:高物價國家瑞士外食物價 (瑞士貨幣:法郎CHF)

  • 速食店:20~30CHF
  • 一般餐廳:德法語區約30~40CHF;義語區約30CHF
  • 米其林等級:100~150CHF
  • 餐廳內用每筆帳單需支付水10法朗起跳

🔎 旅伴價值觀、預算是什麼?

有多少人想共食,會決定採購食物綜合度

▪️舉例一、美國宿舍同學是簡便派:善用學校自助餐、星巴克熟食、麵包、外食,不必使用快煮壺也解決三餐,省下時間去追劇、休息、念書

▪️舉例二、紐西蘭有帶長輩出門,優先解決飢餓生理需求,在車上就能吃到

  • 輕食:麵包、吐司搭配優格或果醬、香蕉、堅果
  • 簡餐:準備好燜燒罐、保溫瓶、餐具,即時燕麥片、粥、玉米濃湯

聊聊旅行下廚經驗

開伙耗時耗力,要符合下列標準我才會花心思烹調,在「亞洲以外的國家」,「自助旅行超過一週」以上,該國的「亞洲外食選擇少」,而且「一餐超過台幣一千」、「超商到住宿交通便利」、「長輩一起旅行」、「餐廳密集程度」,綜合各種各樣考量之下,我才會張羅開伙下廚,懷念一下亞洲熱湯、米食

舉例一、選擇外食的情況

在加拿大溫哥華市區,日式料理、越南河粉便宜好吃,我會選擇外食;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市區丁骨牛排必吃,我會選擇外食

舉例二、公寓式飯店,晚上卻沒有煮飯的原因?

在澳洲布里斯本黃金海岸之旅,目的是姐妹們放鬆耍廢行程,自然不會想大費周章煮飯,加上主要觀光區餐廳選擇多、價格合理,選擇早餐輕食、午晚餐皆外食

舉例三、公寓式住宿開伙

  • 紐西蘭南北島自助2周,景點較分散,餐廳密集度較低,不想為了吃一餐大費周章開車過去,選擇居住公寓式住宿,採購後路上車內早午餐輕食、晚餐豐盛熱食
  • 瑞士日內瓦自助,因為餐廳物價高,加上連續住同一家「Stay Kooook Geneva City 」一週,有公共廚房空間,房間內也有小型處廚房、樓下有多家超商、麥當勞,詳細介紹請看文章:

舉例四、有無廚房

  • 有廚房適合購入:雞蛋、鮮肉片、蔬果、優格、牛奶
  • 沒有小廚房適合購入:乾糧、餅乾、麵包、肉派、果醬、綜合沙拉酪梨肉片、烤雞腿
  • 我最喜歡的歐洲超市商品:現榨柳橙汁、限定季節水果、烤雞腿
  • 食材價位:跟台灣相似,只有雞蛋依照飼養方式不同,價位差別較大

你訂的公寓提供哪些下廚工具 & 調味料

廚具

電熱爐、微波爐、烤箱、快煮壺

衛生、便利性考量會攜帶著:快煮壺、水果刀、削皮刀、小砧板、悶燒罐

  • 快煮熱水壺烹調完成簡餐:在美國聖荷西學校宿舍二周,或在澳洲雪梨墨爾本一週,晚上餐廳少儘管這二次旅行,住宿每一層樓有共用公共廚房、冰箱,當時浪費不少時間等待別人使用,再選擇一次,我絕對會帶雙電壓快煮壺,有熱水就能解決基本簡餐

從台灣攜帶乾糧

  • 熟食微波白米、泡麵、慈濟香積飯、麥片沖泡包、茶包
  • 能帶出國的泡麵:原則上不能帶有肉的泡麵,建議帶包裝上沒有肉圖片的泡麵,我們最常帶來一客海鮮、來一客泡菜、維力雜醬麵、辛拉麵,預防行李被亂丟而麵被壓碎或塑膠袋被壓破,不要帶保麗龍那種碗裝
  • 各國入境規定是肉製品不能帶:非歐盟國家生產的肉類、蛋類、魚類、蜂蜜、奶製品等,都不能攜帶,魚鬆、素肉鬆可以帶,但是肉鬆不能帶
  • 立即可食醬料類:海苔醬、咖哩塊、真空包料理、海帶芽、康寶濃湯

當地超市購買

  • 麵包、麵條、肉、蛋、魚、優格、牛奶、水果
  • 立即可食醬料類:義大利麵醬、蕃茄醬,搭配當地買時食材,快速弄出晚餐會比較容易
  • 調味料:油、鹽,當地買優點是方便,缺點是瓶瓶罐罐,若行程需要頻繁移動換住宿較保存不易,可拿飛機上的果醬、奶油、鹽巴、黑胡椒

旅行下廚 料理三餐變化

冷食:麵包、可頌、水果、優格、起司、生菜、乳製品

簡餐:善用旅行用雙電壓快煮壺、雙電壓空姐電鍋,買鹹派、披蕯、鮪魚罐頭、悶燒罐綜合粥、湯品、即時鮭魚茶泡飯 (超市微波鮭魚+手沖綠茶+即食飯)、水果優格

正餐:雞丁、牛排、牛肉球、鮭魚排、番茄、花菜、洋菇、洋蔥、蛋,烹飪的菜色可變化出咖哩雞、蔬菜湯、紅燒牛肉、牛肉球蔬菜麵、番茄蛋炒飯、番茄義大利麵、煎香腸配馬鈴薯泥..

飲品:運用台灣茶包、飯店咖啡、麥片沖泡包、在當地購買超市牛奶、柳橙汁為基底,手沖調成鮮奶茶 (牛奶+手沖綠茶)、拿鐵(牛奶+手沖咖啡)、柳橙綠 (現搾柳橙汁+手沖綠茶)

🌟 當你大費周章備採購、備料、整理,花費精力,好換取一桌家鄉味一解鄉愁,也補助蔬果營養,旅行開伙值不值得,這趟旅程期望Staycation或smart cook,答案自在人心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